中新社成都12月7日电 (贺劭清 祝欢)2023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简称,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7日上演“海峡德比”。在第二阶段比赛中,中国队以8:1战胜中国台北队,收获开赛以来的五连胜。
12月7日,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上演“海峡德比” 。图为中国队选手王楚钦(上左)、孙颖莎(上右)在混双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国际乒联世界杯是乒乓球国际顶级赛事,与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称乒乓球“世界三大赛事”。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吸引了全球18支队伍参赛。第一阶段,18支参赛队伍分为4个小组,以循环赛的形式展开角逐,每组前两名共八支队伍进入第二阶段循环赛。
在第一阶段比赛,中国队以A组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八强,中国台北队以D组小组第二的成绩晋级八强。
在7日的“海峡德比”赛中,混双比赛的前两局,中国队选手王楚钦、孙颖莎力压中国台北队选手杨嘉安、李昱谆,拿下两分。第三局比赛,杨嘉安、李昱谆在开局落后的情况下反超比分,以11:9拿下一分。
随后进行的女单比赛,中国队选手陈梦以3:0战胜中国台北队选手陈映蓁。中国队选手马龙则在男单比赛中以3:0战胜中国台北队选手林彦均,助中国队锁定胜利。
12月7日,中国队选手马龙在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男单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杨嘉安曾在成都大运会乒乓球项目中获得男单铜牌。“感觉特别兴奋,赛前也没有特别做准备,就是尽量一分一分去拼,拿到一分很开心。”杨嘉安说,他来成都后才开始和李昱谆搭档混双,到了第二阶段,对手的实力都很强,没有特别的目标,能多打几场是几场。
根据赛程,7日中国台北队还将对阵德国队,而中国队则将与法国队交手。(完)
中新网三明12月7日电 (黄艳 许琰)手工扁肉、灯盏糕、芋饺、牛肉丸、台湾特色泡菜臭豆腐、担仔面、阿里山肉排、高雄花枝丸......7日,2023年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海峡两岸美食节在福建三明市沙县区开幕,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两岸美食荟萃,令人口舌生津。

图为2023年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海峡两岸美食展开街仪式。沙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本届小吃旅游文化系列活动秉承节俭、特色的理念,共开展小吃、文体、旅游、商贸等领域的各类活动32项,进一步推介沙县小吃旅游文化品牌。
“现场这么多的美食,让我感到太震撼了。”参加“同话沪明情 四季三明游”活动的上海游客吴建芳说,“沙县小吃很美味,很高兴能在这里吃到正宗沙县小吃。”

美食展现场氛围热烈。张凌欣摄

小吃是沙县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沙县区紧紧围绕“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方向不断探索,通过提升经营模式、加快品牌推广、延长小吃产业链等举措,全力推进小吃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当地小吃产业园已聚集小吃速冻品、半成品、酱料包等产业上下游的24家企业,每天有数十吨产品通过冷链网格配送至全国各地,年产值超3亿元,二产集群不断壮大;总投资12.15亿元的沙县小吃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加紧推进,投用后,全年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抢抓沪(上海)明(三明)对口合作机遇,在上海发展加盟店300余家,上海首家沙县小吃高校档口正式营业,33款农特产品登陆阳普生鲜等平台……
图为当地美食做法吸引游客驻足。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来,沙县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小吃优势,积极推动沙县小吃走进台湾地区,推动海峡两岸小吃农产品原料产业、食疗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助力三明市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沙县小吃于2010年首次登陆台湾后,与台湾餐饮界的合作越来越广。”据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介绍,目前沙县小吃在台湾地区开设分店10余家,两地开展节会、小吃文化交流活动20余次,台胞台企在沙县投资经营台湾美食、现代农业等项目20余个。

美食节上,台湾屏东人周宗皑的台湾烤椰奶展位客流不断。他告诉记者,两岸美食同源、各有特色,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以食为媒”,促进合作。
据统计,沙县小吃已累计发展门店8.8万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年营业额超550亿元。此外,美国、日本、法国等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沙县小吃的身影,在当地成为传播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