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昆明12月7日电 (陈静)记者7日从机构编制部门服务保障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全省机构编制部门持续挖潜编制资源,先后为教育系统新增事业编制4.2万余名,编制总量和实有教师连续3年实现双增长。
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朝文介绍,近年来,全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教育领域倾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服务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当天召开的机构编制部门服务保障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新网记者 陈静 摄
具体来看,全省机构编制部门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发展,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增加全省中小学校1.1万名事业编制,如期完成了中小学编制以县为单位达标任务;助力破解高中“县中困境”,调剂1.2万名事业编制,保障全省133所新建、改扩建高中需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核增0.6万名事业编制,及时满足50所“民转公”学校办学所需。
同时,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先后为高校增加了8000余名编制,补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短板。其中,增加高校3000名编制一次性补足配齐思政理论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员、组织员4支队伍,助力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支持“双一流”大学建设,增加有关高校800名编制,保障重点学科急需人才所需。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统筹调剂3200多名编制补充到部分省属高校,确保专任教师达到高校生师比指标要求。
在学前教育发展方面,在编制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机构编制部门紧扣服务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专门为每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核增3名事业编制,全省共增加幼儿园编制3600余名,主要用于保障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基本满足了幼儿园办学需求。
此外,机构编制部门探索建立全省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盘活沉淀的空编资源。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编制保障机制,在省级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了1000名编制,鼓励和支持帮扶学校对口帮扶全省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初高中。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编制保障制度,全省各级共单列4500余名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全力服务保障人才强省和教育强省战略。(完)

中新网温州12月7日电 (王题题 顾士伟 徐路明)评价引领变革,教育创造未来。12月7日,第四届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上海闵行、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合肥、安庆等长三角三省一市9个地区,以及部分其他省市的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学者、校长教师等500多名代表齐聚温州,共话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共谋教育新发展。
第四届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现场。 温州市教育局 供图
据悉,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牛鼻子”。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不仅要聚焦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政府评价和用人评价五大领域久久为功,而且要构建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支撑体系,在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教育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评价工具研发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等配套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基于此,此次论坛期间,专家学者们聚焦评价驱动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学校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探讨,助推长三角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论坛的召开,在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其宏看来,论坛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既契合了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也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总督学张慧也认为,本次论坛是长三角三省一市教育人的一次盛会,也是以实际行动深化长三角地区教育交流合作的一件实事。
为了促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张慧呼吁长三角兄弟省市,要拓宽视角、各扬所长、协同发力、共建共享,聚焦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继续争当中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路者、引领者和示范者。(完)